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roperty
May 16, 2025 02:04 PM
在开始前先附上b站链接:
【言和/乐正龙牙原创】浔阳多少事(九江城市印象曲)_哔哩哔哩_bilibili
“安得长江变春酒,使我生死相依之。”————————————————《浔阳多少事》| 九江城市印象曲网易云:http://163cn.tv/EHnWLwc 作曲/编曲:某鱼作词:濯溪调教/混音/和声编写:某鱼竹笛实录:某鱼曲绘:某鱼/濯溪PV:濯溪演唱:乐正龙牙/言和, 视频播放量 1525、弹幕量 4、点赞数 274、投硬币枚数 139、收藏人数 213、转发人数 24, 视频作者 洛阳府推官某鱼, 作者简介 内耗型UCAS研究牲/业余音乐人 网易云:RS型某鱼 微博:@甘棠叶烤鱼,相关视频:【言和】我怜苍生苦,荡剑《天河弈》,【乐正龙牙原创】延毕战士 | 乐正龙牙七周年生日会单品,【乐正龙牙AI feat.乐正绫AI】临川浮梦【ACE COVER】,【言和·乐正龙牙原创】仿生人与机械鸟,【言和&乐正龙牙】天下局(翻唱曲/立绘付)((请这位虞姬不要跟霸王抢剧本,【忘川风华录·徐霞客】云山尽处【洛天依原创】 “且随我奔岳立海 风骨亭亭,歧路不拘行”,【乐正龙牙Ft.言和】云山尽处【忘川风华录·徐霞客】“远行之人先尝天涯新月弯弯”,【阿杰&kkryu】亲爹x2翻唱「少年城」【乐正龙牙生日快乐!】,【茶了了 翻唱】云山尽处【忘川风华录】
【言和/乐正龙牙原创】浔阳多少事(九江城市印象曲)_哔哩哔哩_bilibili
 

首先走来的是词作的辛酸泪

清明假去江西,是因为小a想要给她的武侠oc采风。她说浔阳古有侠名,而让我俩结识的一款武侠游戏的背景也发生在江西。所以从九江旅游回来后想着要写游记歌的话,多少也该是武侠风格吧。 问题来了,我不会写。 熟悉我的歌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游记歌向来随心所欲,不是按照时间线流水账一样记录活动就是前半part玩了啥后半part吃了啥。更不用说风格从来流水小桥山花山鸟。犹记得很早以前🕊问我你啥时候能写燃词想做燃曲了,我当即好笑别了吧这辈子我可能都没有起伏很大的歌。 事实证明话确实不能说得太满。总之在这样的前置下,我硬着头皮开始写这绝对舒适区之外的九江词了。
最大的困难在最初的基调,一开始写了,但非常不满意,说不上来但就觉得绝对不是这首歌该有的感觉。初版的词是这样:
第一炉烟 夜明前 先攀青峰顶 接来三叠泉 和初霞 同作饮 太白剑气 打叶穿林 留待东坡题壁 难辨峰岭 几曲青溪 云深处 桃源不复寻 所幸山寺桃花 芳菲尚新 沿路惊飞 鸟雀啼鸣 抛下脆桃几瓣 口齿生津
提到九江最出名的其实是庐山,自然而然就想到很多庐山的名篇,又有陶渊明的桃源和南山之隐,正巧大林寺桃花也在庐山。虽然把这些都列出来了但始终觉得行文拖沓,思来想去还是推翻重写了。
第二版的词是这样:
折好柳枝出发 簪好早春的花 不做游子 要当游侠 没有绝世名剑 只有芒鞋胜马 何惧风吹雨打 漫漫天涯 先寻桃源胜迹 青溪却迷云林 唯恐山桃 芳菲将尽 按图碰见东篱 终于南山下驿 舀来彭泽水 江湖盖杯底
收缩了词句,看上去也干净了一些。但写完还是感觉不对……实在是很浓郁的个人风格但好像太俏皮了……!如果说只是写一个浪迹天涯、吊儿郎当(?)的小侠客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但九江不是这样的味道。 最后是🕊给我说,我可以不用拘泥于一般的段落格式想加什么加什么,啊啊啊这种有人兜底的感觉……我忽然想起了我在浔阳楼上眺望长江时脑中闪过黄生的“安得长江变春酒,使我生死相依之”这句,于是决定把这句加在歌的开头。因此其余乱七八糟纷杂堆积的人事都远去了,真正关于这首歌的锚点应当是长江。只有滔滔不停、千年日久的江水才盛得下这么多的往昔。 在九江除了听游侠故事,便是在博物馆里和朋友大惊小怪“什么这是在九江写的?”“啊?他也是九江人吗?”,不夸张地说好像重走了一遍中小学路,课本上最耳熟能详的名篇,竟然都发生于这方水土。 最后便敲定了词的结构,前半部分为传奇演义,后半部分是文人墨客。一首江湖气息很浓的歌开头必定要用说书的感觉来开场!那么理所当然地在主歌第一段构建了这样一个仿佛是吃茶听书的镜头:
青天如镜 借晴光一闪 削落金莲 恰来作盏 盛好银河三两 再切桃花几瓣 说书人 正敲檀板
吸取了前两版惨不忍睹的失败作的教训,这次我决定把化用的内容压缩到最小的意象,庐山只剩下银河,桃源和大林寺也只有桃花。
主歌第二段也是承接之后的副歌,我决定延伸到幕台之上。而主歌第一段几乎全是李白相关的化用,因此这后来的第一句理所当然也写他:
骑鲸捉月的成了仙 江水仍在守着空船 阑干新漆一千年 戏台却邀 故人赴宴
到了副歌的部分就是单纯的浔阳典故排列了。副歌第二段以侠起文并非有具体的人事,写这段只是想起了我那个以江西为背景的武侠游戏……略微怀念了一下(但因为扑得很惨烈其实不愿多想)。而且这段应该是写得最顺利的部分,因为落笔就脱口而出,游侠快马,忘带剑,道旁便折柳。游侠就应当这样无拘且无束快意纵马呀……
好汉题壁 书不尽 恨事常八九 小娥换面 叩鬼神 手刃了冤仇 西江月 照天涯烽火连舟 热血浇冷 浔阳渡口 游侠快马 忘带剑 道旁便折柳 游踪飘萍 转眼又 周折十三秋 传奇都随逝水去 红日坠入不闻风 对烟波平 雁声远 小楼空
到第二部分写文人墨客的地方,又是老大难……首先因为九江这里为人熟知的名篇太多了!要挑选谁来写、写什么、怎么写对我来说都是一头雾水。但总之先把名气大的写了吧……于是在第二部分的主歌里,陶渊明、琵琶行先入座。格式与结构上,与第一部分完全对应。
采菊东篱的化了烟 飞鸟仍在去而复返 琵琶伤心一千年 争奈光阴 古调重弹
副歌部分依旧是对文人典故的罗列,这部分也修改了非常多次。因为一开始我没有思路的时候只是单纯地把诸如东坡、山谷、江州司马如何如何写上去,后来不太喜欢也实在不想在歌里出现具体的人名。我还是希望这些都只是一个泛泛的代表,就像在具体的某个夜里迁客与琵琶女的共鸣,照亮的是之后千载天涯沦落人。很搞笑的是其实我把九江相关的文人其实全写了个遍,但是想到这个有侠意的主题和风格,过得不够惨生活相对平静稳定的(啊?)都被踢出去了,所以又改来改去、减来减去,落成了最终版:
巍石山前 老松竹 故国空白头 湓浦江畔 惊荻枫 旧恨引新愁 弦上月 照天涯陌路相逢 血痕泪痕 遍湿江州 游人曾来 新奇看 山峰各不同 游子远走 最常念 溪鱼捞满篓 梦里春魂一点通 短船万里乘江风 以青山誓 碧水约 白鸥盟
除了第一部分副歌的“小娥换面”是在去往江西的高铁上aa给我讲的《谢小娥传》,其余所有的化用和掌故都来自于最耳熟能详的、出自课本上的名篇。因此在这里也不做任何的注释了,相信都能看出来~看不出来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在这首歌里其实也实现了一点我认同的理念,不需要任何的注解也能看懂背后的故事和想表达的意图。当然大白话口水歌如我本来也没什么需要再解释的空间……
然后不得不提bridge的词是我最得意的地方!也是🕊神来一笔的编写。一开始我开玩笑给她说实在懒得写了要不然还跟开头一样抄句诗上去吧,结果搜寻一圈竟然毫无所获,只能继续硬着头皮上。然后竟然效果相当不错??
江湖汇九流 清浊浮沉中
九江这个地方在地理上九派江流汇集成江湖,又长江和鄱阳湖清浊汇聚处鲜明二色,可能正因为如此孕育出浔阳独特的江湖气质。历史上斗争多发,世事也纷杂。江湖也分九流、分清浊,古往今来的人在这里沉浮……🕊加入了交错重唱的效果,完美契合了原词又提升了原意,非常非常惊喜……
最后两段结尾的收束差点没折磨死我,改了六七版,多到都已经找不清最开始的版本了,因为都是写了删,删了写,写了又改回去,完全在备忘录上狂草。最后真的破罐子破摔了不想改了丢给🕊,一开始无颜面对觉得太俗,循环了一百遍吧感觉可以原谅自己了……以至于现在回看觉得倒也真的叩上了前面的所有。
滔滔长江 大浪来 淘尽几风流 澹澹长空 小山去 明灭几归鸿 古今月 照天涯从之溯游 饮歌饮恨 都入诗喉 金玉草木 尘沙里 千载全同朽 得意失意 也荒凉 何如掷杯酒 醉后不知人间换 醒时唯见大江流 江流无穷 迢迢一梦
在长江边上和朋友们走过很长一段路,边散步边看太阳坠入江面再也不见,船行千里,江边的人自来自去,很难不产生各种乱七八糟的感慨。在九江的博物馆里看到王守仁的诗:莫向人间空白首,富贵何如一杯酒。种莲采菊两荒凉,慧远陶潜骨同朽。而对我来说,安得长江变春酒,九江的种种都流觞一样远去,我却不能拾起随一壶痛饮。好在江鱼鲜美,和朋友在九江吃的几顿都特别好味。
 
回想起来这首歌的创作过程还是非常神奇的。因为这绝对是非常不选选的一首歌,在作词的时候我也在拼命地把自己的个性压住把舞台还给浔阳这古今多少事。从第一版到最终版可以明显地看出我个人的风格是在逐渐地削减最后也隐藏在主题的留影里,我本以为会很抗拒这种。因为我觉得写歌就要写自己的歌,要让整首无处不是我,纵使现在看这个词会觉得「天呢这真是我写的吗」,实际上到底还是很喜欢。发现这里面不仅有我,还有一同旅行的朋友们,汇入天才之力于此的🕊,变成了一种很新奇的体验。没有大家就不会有这首歌,也因为有了大家,落成了它该有的样子。
在和🕊仅有二人创作这首歌的过程中,🕊说如果不是我的词她也不会顺着词意时有灵光一闪,对我来说如果不是我写一半就丢给🕊,她作曲又辅以我灵感继续向下写,现在能不能看到这首还是未知数。在听到全曲的一刻就原谅了之前所有疯狂挠头苦思冥想从我可怜的大脑里榨干思绪,感觉那些被打磨得不够完善、雕琢得不够精心的部分都被的曲好好地承住和弥补……如之前说过很多次我万万没想过我会有这样一首歌,但现在这样的一首歌真的在这里了。
话又说回来还有哪个词作有我这种才写一段词就丢给曲作,做一段曲我继续挤牙膏写词,而且不用循例想写啥就写啥的体验吗!(骄傲挺胸)(有什么可骄傲的)(总之🕊大人我要缠着你一辈子)

接下来请出天才的作曲分享(by🕊)

以下是本首作编曲兼和声编写兼调混兼竹笛实录超绝一体机🕊(网易云:RS型某鱼)所撰!
🍃
选的九江曲子创作笔记
【作曲】
在创作之前选就一直在说想要武侠风格的,以及希望参考《碧天明月辞》,再加上我这段时间很喜欢的浪人老师的《琴台梦》,循环n遍入脑之后,拿到词几乎是一晚上就有了想法,于是第二天就写了主+副的曲子雏形。 对于第一句诗应该怎么呈现,我也基本上是立刻想到了本科在诗社时候参加过的吟唱,决定采用完全一致的高低音两个声部混合,加上后期的一些处理,做成一个比较大气厚重又渺远的开头,和后面的曲子主体形成情绪对比。 其实主歌副歌的旋律,像我这种听过很多v家古风燃曲的应该都不陌生,所以没什么特别要提的。本人最满意的地方有两处: 一个是副歌结尾的六字收尾。如果是按我自己的作曲思路可能会写一个比较普通的收尾,但选的歌词排布给了我灵感,于是调整了一下音符写成了这种切分的形式,既避免了落俗,也在副歌结尾有一个集中的情绪爆发。 还有一个就是bridge部分。其实刚写的时候没想太多,总体思路是如何用十个字填满四小节且和开头的吟唱做区分,单独的吟唱太单薄且给人拖沓的感觉,所以就干脆利用了合唱的便利,写成了交错的二重唱形式。写完才发现阴差阳错地对上了歌词,甚至改完之后高低两个声部的音符也呈现出先交错汇流又各自浮沉的进行状态,不得不说真乃天意啊!
【编曲】
大致听了一圈参考曲,首先确定的是要抛弃原先以钢琴为主体的编曲思路,所以先用两个声部的古筝、一个琵琶、弦乐组、甲方快乐鼓和和一些反正也听不见的补充氛围感的效果器编了一下开头吟唱部分。 虽然选想要的是《碧天明月辞》的感觉,但我上手编曲之后发现还是有所不同:由于词的密度比较大,节奏比较快,副歌部分就不适用甲方快乐鼓,架子鼓的表现力更强。印象中《化东风》也是这样两种鼓混用的编,加上大镲过渡之后效果也还不错! 主歌部分编得就很舒适,写了简单的钢琴和弦铺低音,古筝部分就和往常一样加了比较灵动的点缀。由于选跟我说词的前半部分是传奇演义后半部分是名人轶事,所以主歌2作为一个过渡段落,我认为应当加强弦乐的烘托、加密分解和弦的配置,再点缀一些诸如木鱼、响板之类的打击乐器营造说书的感觉。琵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弹单音的琵琶也会有一种诙谐(?)的感觉;副歌在以上思路之外又加了二胡,总之就是一些本人编曲手癖,哪里不够补哪里(不是) 因为歌唱部分主体是快的,所以间奏想到的就是突然收束变为抒情风格,可以中和一下情绪,也正好衔接后续再次重复的主歌2部分。bridge的编也是类似,总之就是虚实相生的这个感觉! 前期已经有了两个以吹管为核心旋律的间奏,加上开头还有一个很漫长的吟唱,所以收尾就不写拖沓的尾奏,而改为在最高点收住,以古琴的勾弦和箫的震音结尾,来营造那种历史兴亡浮沉不过话本一篇的感觉。绝对不是因为我懒得写更多了。 最后敲锣打鼓庆祝本人终于会写低音了,听了听这次的贝斯感觉发挥很不错!
【歌姬】
本人一直信奉sskr的虚拟歌姬即乐器神教,所以一般在构思阶段就会提前定好对应的歌姬。这次的主题是武侠,顺理成章地想到了v家武侠常驻嘉宾言和,原本觉得言和独唱也完全够用了,但拆分成龙言合唱之后弥补了很多表现力上的不足:首先男声的加入会让低音区更饱满,其次这首歌的节奏很快,拆分成对唱可以减少那种一口气上不来的急促感,副歌的合唱还能增强情绪感染力。总之我又写出了一首如此适配歌姬的歌,也是在p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最后放上

和🕊就这么绑定二人成军,于是做了我们专属的组合logo以后也会放在每一首原创的游记歌的pv开头。(发现没更新博客图片看不了,懒得更新了总之就是pv开头那个)目前已经制作完成了新的城市歌正待制作pv,同时更新的词曲也在摸索创作中,请大家支持(?
年复一年|属于选选自己独一无二的一份报告和今年的最后一首词hello world|小桃花树